古筝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252次浏览 · 由 没头脑 于 2022-06-29 整理

学琴没有捷径,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去付出,而学琴的过程中有两点问题很重要:

一、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这一方面很难将所有的学生的进度保持一致和共识,这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年龄的孩子,同龄段的学生在思想的成熟度也不能统一,所以学习过程中对理解力,判断力,持久力都会有所差异。在这里还有几个小问题要着重的去解决:

1、识谱能力。

这恐怕是每个学生学习时最为头疼的问题,学生在练琴的时候总是说不得要领,怎么就是背不下来、记不住呢。其实识谱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大量的曲子练习(包括基本功、练习曲、乐曲),通过眼睛和脑子的协调判断,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声的唱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只要坚持总会成功。

2、练习质量。

学生的成绩最大的体现就是练琴的时间,很多学生一周仅练习一两次,这样是不可能达到老师的要求的。还有的学生几乎每天练习,但是成绩也不明显,有家长表示不理解,这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弹琴的过程没有全身心投入、溜号、分神。即使练得再多也没有质量的变化。

3、良好乐感。

乐感是表现音乐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弹琴总是不连贯,主要原因就是乐感的培养较少,不能将旋律记在心中,很多的时候长期不能弹出完整的乐曲,就丧失的学习的兴趣,平时应当让学生多去欣赏音乐。

4、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的练琴方法是,每一次将老师留下来的作业从头到尾的来完成,有错误出现仅仅改一下就接着继续弹。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抓住重点难点来练习,反复去弹奏不会的部分。重视基本功练习,留新曲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慢速练习。

古筝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二、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启蒙的时候程度尚浅,有的家长则认为谁教都一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实不然。好的老师应当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拥有大量的曲目积累和对不同曲风的理解,相对高超的弹奏技巧。

在学琴的初期,老师的示范很重要,老师的手指,身体的韵律感,节奏的把握是潜移默化的引导给孩子的,而对于学琴的进度老师在经过对学生初期的评断,会给孩子定位,整体统筹进度的。

有的学生仅用三个月就结束了启蒙课程,有的学生需要一年甚至是两年来完成,因人而异。但是无论何种方法,最终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涉及乐器

古筝(拼音:Gǔ Zhēng)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由 湛鹰 于 2025-02-21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格外耀眼的明星,那就是古筝名曲《旱天雷》。这首曲子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听众的心,更成为了古筝演奏家们展示技艺的重要作品之一。
阅读全文 >>
由 拙 于 2025-01-05 整理
作为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传统乐器,古筝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不恰当的维护可能导致弦松、木裂等损坏。
阅读全文 >>
由 CT. 于 2024-12-20 整理
对于古筝爱好者和收藏者来说,回南天的到来意味着要特别注意对乐器的保护。
阅读全文 >>
由 橘子猫 于 2024-11-23 整理
古筝,这一古老而典雅的乐器,仿佛是一位穿越千年时光的雅士,用它那灵动的琴弦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在众多古筝名曲之中,《秋芙蓉》宛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阅读全文 >>
由 黑猫不是喵 于 2024-11-20 整理
古筝曲《闹元宵》宛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在琴弦的拨动间徐徐展开。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