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围读 寻迹镇江 江苏大学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81次浏览 · 由 没头脑 于 2022-06-24 整理

“老师,立体围读的活动下学期还有吗?”“老师,拓片体验还可以再报名吗?”“第一次来镇江博物馆,感受到了镇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连日来,由江苏大学图书馆面向大学生举办的五期“立体围读 寻迹镇江”活动,相继拉开帷幕。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每一期的名额总是一抢而空,参加的同学都意犹未尽。

记者获悉,这五期活动的主题分别为: “美味镇江 醋醋飘香”走进中国醋文化博物馆—醋文化非遗传人乔师傅现场演示制醋工艺过程;“碑刻镇江 触摸精粹” 走进焦山碑刻博物馆—体验焦山碑文的拓片技艺;“非遗镇江 辈辈传承”— 走进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中国结推广人安永凤老师讲授中国结的历史故事,带领大家编制中国结;“艺术镇江 听阅古琴”走进元同斋—中国古琴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鹤羽讲授古琴知识,并带领大家体验古琴弹奏技巧;“文物镇江 对话历史”走进镇江博物馆—体验青花瓷的魅力,并进行描盘制作。

立体围读 寻迹镇江 江苏大学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而“立体围读 寻迹镇江”系列活动,每期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共读,根据每期主题精选不同的图书,如在第三期“非遗镇江 辈辈传承”的活动中共读《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书话》《江苏百种非遗》《大美“非遗” : 大运河边的“守艺人”》《用声音叙事 : 我是“非遗”传承人 》等相关书籍。

其次,是走读,即带领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镇江的真山真水,将阅读从书本转移到广阔的城市空间,让青年学生在行走中进行实地赏析。

第三部分是讲读,邀请专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授,进一步领略文化精髓与丰富底蕴,如第四期“艺术镇江 听阅古琴”的活动中,由古琴传人鹤羽讲授了古琴古往今来的历史和技艺传承中的困境曲折,并演奏了多首名曲。

第四部分是围读,将所见所听的镇江文化沉淀心中,慢慢思考,一起讲述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如医学院谷明阳在第二期“碑刻镇江 触摸精粹”后的围读中,就说道:“我们欣赏了焦山的镇馆之宝——瘗鹤铭,大家在了解它的文化价值之后,除了对作品的惊叹,更感叹于中华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气。他们在日本侵略期间,想尽各种方法保护国宝,以免流失海外,这是多么伟大!”

“镇江的非遗文化真丰富!”“这样的阅读活动,实在太深刻了”......面对同学们的赞叹和收获,江苏大学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立体围读 寻迹镇江” 从阅读的角度,从名著阅读、实地走访、专家讲座等多个方面带领大学生,立体化感受镇江自古以来的山水形胜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镇江地域文化引入高校校园。“让镇江地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交相辉映,在地域认同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烟雨燕双飞 于 2025-01-08 整理
随着寒冷的冬季降临,气温骤降和空气湿度的变化对古琴这类精致的传统乐器提出了特别的保养要求。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其音色之美、韵味之悠长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为了确保在冬季也能保持最佳状态,让这流传千年的雅韵继续在寒冬中回荡,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保养技巧。
阅读全文 >>
由 愛 于 2024-11-14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春晓吟》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无数古琴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F.JCLOVE 于 2024-11-11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获麟》作为古琴曲目中的珍品之一,其背后的故事和音乐本身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
阅读全文 >>
由 亦寒 于 2024-09-08 整理
《长清》是中国传统古琴曲目之一,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阅读全文 >>
由 凉凉月色 于 2024-09-07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碣石调·幽兰》是一首具有重要地位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不仅因其悠远的历史背景而引人注目,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