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故里琴韵扬

199次浏览 · 由 一口泡芙 于 2022-06-09 整理

天华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90年了,但是他的功绩一直为后人所铭记。作为江阴人,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乡邦先贤而骄傲和自豪。同时,江阴市委、市政府也始终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弘扬天华精神,坚持不懈开展一系列“入心”“重行”“传神”的工作。

天华故里琴韵扬

“天华”之名永存,是为“入心”。江阴市内有两处场所,与铭记刘天华先生紧密相关。一为刘氏兄弟纪念馆,由刘氏后裔捐赠祖居改建而成,1989年对外开放,2006年进行全面维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保留了故居原貌,展陈刘天华兄弟三人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物,是天华先生一生行迹的多维解读。二为占地255亩的天华文化中心,由江阴大剧院和五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等6个功能建构成,共同怀抱天华文化广场。天华文化广场由光明塔、刘天华塑像、音乐柱浮雕、演艺舞台、星光大道、琵琶湖等景观相连,充分凸显了江阴的文化个性和人文情韵。天华文化中心是全市人民享受文化艺术、举行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进行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天华先生之令名,藉此永存。

“天华”之艺长传,是为“重行”。天华先生创作二胡曲10首、琵琶曲3首、丝竹合奏曲1首。《光明行》《良宵》等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先生的家乡,以二胡为代表的民乐艺术,已成为政府大力扶持、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全市各镇街都拥有成建制的业余民乐团队,文化部门每年给予这些团队辅导和演出机会,并通过优秀文艺团队评选形式,以奖代补,鼓励团队开展活动。在文化系统内部,抽调专业演奏员组建“暨阳国乐社”,弘扬民乐艺术,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屡获奖。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二胡进校园”活动,已经持续16个年头,累计培养二胡班小学员上万人次,一批优秀苗子蓬勃成长。先生为之毕生奋斗的民乐艺术,在他的家乡遍地开花,传承有序。

“天华”之梦接续,是为“传神”。天华先生提升国乐地位的梦想和追求,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实现。可是今日之家乡人民没有忘记先生的初心,一直为之努力奋斗和接续。“天华杯”“敦煌杯”等全国性二胡(民乐)赛事,江阴连续承办多届,在为弘扬民乐艺术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树立了作为先生家乡城市的文化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毫不夸张地说,在许多二胡演奏家心目中,江阴就是他们的“艺术圣地”。在参加和组织各级民乐(二胡)比赛的过程中,江阴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民乐(二胡)艺术人才,他们或在专业艺术学院就读从教,或在专业院团从事民乐演奏,或在江阴本地从事二胡传承,虽不处于一地,但心全系于一念。天华精神浸润了他们,家乡的文化滋养了他们,他们在接续天华先生梦想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扬其艺,传其神。让天华先生的令名永存、艺术长传、梦想接续,是我们作为同邑后辈的一份责任、一种担当,更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涉及艺术家

刘天华,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
阅读全文 >>

涉及乐器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由 汤圆 于 2025-04-10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当经典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与二胡相遇,便产生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5-03-11 整理
在二胡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月牙五更》如同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无数听众。这首乐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五更调”,而是作曲家刘明源先生以东北民歌《月牙五更》为素材,融合了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阅读全文 >>
由 尼禄 于 2025-02-27 整理
在20世纪70年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一首蒙古族风格的二胡曲——《草原新牧民》。这首曲子不仅是对内蒙古大草原壮丽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年轻一代牧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乐观、愉快心情的赞歌。
阅读全文 >>
由 象牙山首富 于 2025-02-14 整理
《苗岭春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二胡名曲,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中国西南部苗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二胡这件传统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通过音符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阅读全文 >>
由 夜夜 于 2025-01-02 整理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乐手们的喜爱。然而,由于其结构材质主要为木材和蟒皮等天然材料,因此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温度骤降、空气干燥的冬季。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