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苏传统戏曲遇上西洋交响,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混搭”作品

173次浏览 · 由 茯苓 于 2022-06-16 整理

6月,江苏演出市场惊喜不断。继《只此青绿》掀起舞剧热潮之后,上周末连演两场的《武侠琴缘——李劭晟 方锦龙国风音乐会》又让南京观众品尝了全新的国乐盛宴。6月17日晚,又一场跨界融合的全新音乐会《苏风戏韵》将在江苏大剧院上演,当江苏的传统戏曲遇上西洋交响,又将“混搭”出怎样的耳目一新?

当江苏传统戏曲遇上西洋交响,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混搭”作品

走进排练厅,弦乐、木管和竖琴和鸣,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春意盎然。演奏员们正在国家一级指挥、本场音乐会指挥、作曲家常畅的带领下,排练本次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交响音诗《姹紫嫣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是昆曲里唯美的唱词。而由杜小甦新创的这首交响音诗《姹紫嫣红》的“乐思”也正来自于昆曲《牡丹亭·游园》的著名选段“皂罗袍”“步步娇”,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苏州评弹《声声慢》的元素,最终用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中国古典戏曲独特的美学理想。

“江苏是戏曲大省,也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无论是昆曲、锡剧、扬剧、淮剧,还是梆子戏、柳琴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戏曲文化,每个地区的人民也对当地的传统戏曲有着天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希望以交响乐这个西方的艺术为载体,把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做一个不同样式的表达。” 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副团长王志强告诉记者,大型原创戏曲交响《苏风戏韵》集结了吴小平、常畅、杜小甦、孔志轩、王啸冰、崔安强等我省最优秀的作曲家,整台剧目分江南和江北两个篇章,选取江苏各个地方戏曲代表性的经典唱腔和旋律,进行交响化的改编和提炼,以更新颖丰富的音乐形式,整体展现江苏戏曲艺术的发展之路。

除了昆曲风格的《姹紫嫣红》外,观众还将欣赏到丹剧风格的弦乐曲《乡愁》、苏剧风格的间奏曲《梦·吴风》、锡剧风格的随想曲《望太湖》、扬剧风格的二胡与乐队《百岁挂帅》、柳琴戏风格的管弦乐《走娘家》以及淮剧风格的管弦乐《泱泱大江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有戏曲演员的声腔展示,但昆笛、二胡、唢呐等跟传统戏曲相伴相生的民族乐器将分别加入到乐章之中。

“把江苏的戏曲变成交响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常畅说。

在常畅看来,江苏戏曲元素众多,悦耳动听,整体风格偏中性,而不是那种极致的大红大绿,怎样才能找准江苏各个剧种经典唱腔的旋律走向,挖掘最精髓的特质加以整理、提炼,进行交响化的丰富,是这次跨界演出最难的地方。

“我们用国际语言写江苏的戏曲,目的就是推动传统戏曲的国际化,因此在创作中,我们特意不用很难的演奏,打击乐也尽量不选择那些很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办法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常畅说,这次音乐会是他本人参加创作会议最多的一次,大家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怎么样让老百姓一听就知道表达的是什么剧种,又能通过交响的演绎,将传统戏曲更好地转换成国际性语言,进行更广的传播。

“此次音乐会首次将江苏地方戏曲的精华集合在一起,以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语言加以推广,希望所有走进剧场的观众,能够感受一场全新的江苏音乐文化及其背后传承的江苏文脉。”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艺术指导吕军说。

猜你喜欢

由 雾凇 于 2024-10-30 整理
10月26日晚,奏响吉林振兴发展最强音——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在长春隆重举行。
阅读全文 >>
由 氯化钠 于 2024-10-30 整理
平时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那大家是否尝试过用听觉来感受文物的魅力呢?10月29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在上海举办了“博物馆系列:来自文物的声音”的音乐会。
阅读全文 >>
由 年糕 于 2024-10-09 整理
在深圳交响乐团的演绎下,音乐作品《灯塔》近日隆重上演,以此作为献给祖国诞辰的贺礼。这场音乐会不仅展现了乐团精湛的演奏技艺,更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阅读全文 >>
由 日记里的汤姆 于 2024-09-10 整理
9月7日晚,一场主题为“梦圆中秋 月满筠阳”的文艺汇演在凤凰湖广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阅读全文 >>
由 陆晨 于 2024-08-19 整理
青岛,这座享有“琴岛”美誉的城市,在盛夏的夜空下再次见证了音乐的辉煌。8月13日晚,“和谐之声·琴岛梦响”2024琴岛国际音乐节总冠军赛及闭幕式音乐会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