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肖明胜既是一位古琴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又是一位古琴文化的推动者和教育者。他在古琴制作技艺中发挥智能制造优势,引入现代精密加工技术和数控技术,促进了古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评第四批“潍坊民间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制作古琴,被雅称为斫琴。如今,会弹奏古琴的人不多,懂得斫古琴的人更少,既会弹琴又会斫琴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肖明胜1965年出生,在聊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2000年来潍挂职,后留潍工作至今。
谈起与古琴的渊源,肖明胜打开话匣子。儿时的他就喜欢声乐,在聊城大学工作时,一位同事邀他去听古琴演奏。“琴声一响,瞬间我就被悦耳的声音震撼到了,以前只在电台听过古琴演奏,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听古琴。”肖明胜说,第二次听到古琴演奏是2008年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千年古琴太古遗音撼全场,让他愈发喜欢。
自此之后,肖明胜开始学弹琴。一床古琴很贵,他就摸索着用两块梧桐板做,虽然能发声,但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显然是不成功的。“斫琴是非遗项目,有不少技术和诀窍,要做好就得学。”肖明胜先后到上海、西安、南京、扬州等地,拜访过许多老师,有的教有的不教,但去了也不能白跑一趟,他就看人家做。后来,他正式拜师广陵琴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正海,系统地学习斫琴技艺,后又在中国著名古琴制作大师田双琨先生门下学习了斫琴的一些诀窍,技艺变得更加精湛。
在高新区金马路与健康东街交叉路口东侧肖明胜的斫琴工作室,有不少他自制的古琴。肖明胜告诉记者,古琴制作的技艺很复杂,最为关键的有四步。首先是选材,选择无节无疤软硬适中的老杉木或桐木。其次是挖槽,这也是最核心的一步。第三是修漆,这一步用工时间最长。最后则是定型,做好前面步骤后,要放置一年半以上的时间稳定木态,来减少开裂变形。
“做琴的人对乐器、对声音的追求力求完美,力求极致,从来没感觉到做出来就满意了,老是盼着下一张可能比这张更好,却永远达不到完美。”肖明胜说,古琴的表现力很强,不仅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且中正平和、清微淡远,无论是古琴演奏还是古琴制作,都蕴含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的中庸之道。
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琴艺术,肖明胜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先后建成“古琴文化博物馆”“鲁班工坊”“非遗空间”等,他还开设古琴专业和非遗文化课程,培养了7名县级以上传承人。他所负责的“古琴制作技艺”项目,入选潍坊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独创的“清和”“清泉”“清韵”“清晖”4种古琴新制式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肖明胜除了手工制作古琴,还带领团队不断引进现代技术,大大缩短古琴制作时间,提高了精度,不断推动古琴制作技艺向前发展。谈及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学会做古琴,不断提高制琴整体工艺水平,真正让古琴和古琴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