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派古琴:丝桐七弦 阳春白雪

95次浏览 · 由 风月呢喃 于 2022-06-29 整理

诸城市是诸城琴派的故乡。诸城派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最受尊崇的乐器,其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2008年6月7日,古琴艺术(诸城派)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诸城派古琴:丝桐七弦 阳春白雪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且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除独奏外还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及琴合奏等。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完备。经历代琴人和文人创造性的发展,古琴艺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它与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在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诸城市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之一。诸城派古琴艺术又称“琅琊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中叶,经几代琴家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特定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唐代就有古琴琴器、琴谱、琴书大量传入日本,古琴音乐作为琴艺开始在日本被认知,始于明末琴僧东皋心越东渡日本以后。

诸城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王溥长(既甫)、王雩门(冷泉)、王作祯(心源)、王露(心葵)、王宾鲁(燕卿)等,人称“诸城琴史五杰”。其中王露和王宾鲁曾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古琴导师,使诸城派的影响遍及全国,甚至远播海外。

诸城派古琴的立调体系以三弦为宫而以律吕命调,艺术风格刚中带韧,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显示出空灵回荡的古典之美。其琴谱划分节奏并附有简谱,节奏固定,标准统一,其中王冷泉所辑《琴谱正律》载琴曲21首,王既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孙三代相传的《桐荫山馆琴谱》载琴曲16首,王露所辑《玉鹤轩琴谱》载琴曲30首,王宾鲁所传《梅庵琴谱》载琴曲14首。《长门怨》、《秋风词》、《关山月》等是诸城派独有的演奏曲目。

山左名区,北海国郡,涵韵既久,万象更新。从史前的雕塑、彩绘、文字以及制陶工艺,中经三代青铜器精湛的花纹、铭文与形制;从汉魏唐宋艺术发展的恢弘大气,到明清时期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潍坊民间艺术斑斓多彩,源远流长。潍坊诸城派古琴艺术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沃土里和这样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应运而生,并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辉煌的艺术成就自立于民族艺术之林,以丝桐七弦、阳春白雪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烟雨燕双飞 于 2025-01-08 整理
随着寒冷的冬季降临,气温骤降和空气湿度的变化对古琴这类精致的传统乐器提出了特别的保养要求。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其音色之美、韵味之悠长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为了确保在冬季也能保持最佳状态,让这流传千年的雅韵继续在寒冬中回荡,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保养技巧。
阅读全文 >>
由 愛 于 2024-11-14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春晓吟》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无数古琴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F.JCLOVE 于 2024-11-11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获麟》作为古琴曲目中的珍品之一,其背后的故事和音乐本身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
阅读全文 >>
由 亦寒 于 2024-09-08 整理
《长清》是中国传统古琴曲目之一,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阅读全文 >>
由 凉凉月色 于 2024-09-07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碣石调·幽兰》是一首具有重要地位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不仅因其悠远的历史背景而引人注目,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