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

由 花昼 于 2022-02-18 整理
咪咪由管身和管哨两部分组成,全长14厘米。管身竹制,由长短、粗细、孔距、音高均相同的两支管身并列捆扎而成。
阅读全文 >>
由 钟离 于 2022-02-18 整理
明代以来,战鼓已改变原来旧制,而成为扁圆形。鼓框多用椿、色、桦、桑、杨等木材制作,双面蒙以牛皮为面,皮边用单排鼓钉固定,鼓框两侧设有两个鼓环。
阅读全文 >>
由 尘夕 于 2022-02-18 整理
鼓框用整段椿木、樟木或桑木挖空制成,中间略粗,两端蒙牛皮。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100厘米,置于鼓架上,以短木棰敲击。
阅读全文 >>
由 弥光 于 2022-02-18 整理
锡伯族的铁簧里环形,是用一根长10厘米的铁条弯成钳。形为资框,中间夹着的簧舌使用薄钢片或薄钢片制成。奏法与钳形铁簧相同。
阅读全文 >>
由 南丘 于 2022-02-18 整理
用竹管制作,选取长80厘米~10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的两节竹管,打通竹节,使其上下通透。
阅读全文 >>
由 chen 于 2022-02-18 整理
传统的双管闷笛,由两支管身大小、长短、孔距和音高均相同的单管小闷笛并列捆扎而成。管身竹制,多采用笔管粗细的凤尾竹制成。
阅读全文 >>
由 向日葵 于 2022-02-18 整理
铃体用铜铸制而成。外形似钟,形制因流行地区不同而有异。金秀县的瑶铃,铃体矮小,铃高5厘米,铃口端面呈橄榄形,长径4.5厘米、短径3.5厘米,铃口边缘有一道凸棱,铃内悬一铁制铃舌,铃的顶端铸有高1厘米的铃耳,其间钻孔系以绳或绸布。
阅读全文 >>
由 ky 于 2022-02-18 整理
形制与餐具木构相同,通体用杏木挖削制成,全长20厘米左右,构头呈圆形羹匙状,直径5厘米左右,杓柄较长。两只一副。改革的阔朔克,红木制作,一柄两杓,两杓相对系于一端。演奏时,右手执杓柄,上下摇动碰击发音。较传统阔朔克易于掌握。
阅读全文 >>
由 向日葵 于 2022-02-18 整理
响铜制,钵形,镲面较平稍厚,面径9.8厘米~12厘米、碗径4厘米~5厘米、碗高1 .5厘米~2厘米,碗顶系以皮条或绳,两面为一副。侗族的小镲为单面镲。
阅读全文 >>
由 八日蝉 于 2022-02-18 整理
响铜制,钵形,铙面大而薄,边缘翘起,中心的帽突小而平。铙面直径33厘米~37厘米,帽径6厘米~7厘米,帽高4厘米~4.5厘米,铙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