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的分类有两种,形制古老、结构比较简单的独弦琴,是由琴身(共鸣箱)、弦轴、摇杆、共鸣筒、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组成的。因制作的材质不同,而分为竹制和木制两种。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乐器,经过不断的流传和改进,发展成为现代的独弦琴。
竹制独弦琴
琴身采用一截粗大的毛
竹筒制作,筒长100厘米、直径12厘米~16厘米,将竹筒竖立于地面,顺竹纹劈去2/5,所剩下的多半边竹筒即可作为琴身。除去竹节,劈面朝下,在距琴面右端10厘米处,钻一个穿弦小孔,内侧立一竹制琴马,琴底置一木制弦轴,在琴面左端4厘米处,钻一直径0.5厘米的通孔,插入竹制摇杆。摇杆上端向左弯曲、呈弓状,下端穿过一个横置去底的小葫芦做的共鸣筒。琴弦左侧一端通过共鸣 筒系在摇杆上,弦距琴面6厘米左右,右侧一端穿过弦孔,缠绕在琴底的弦轴上。使用竹制挑棒演奏。
木制独弦琴
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而成。外观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匣状,琴面宽的一端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为琴尾。面板使用桐木制作,板厚0.3厘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制作,面板使用桐木制作,板厚0.3厘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制作,。面板 表面呈微拱形,底板的首端留有方形缺口,它既是出音孔,又便于安装琴弦。
弦轴采用木制锥形轴或金属齿轮轴,横置在琴首内腔,固定于两框板之间,旋柄突出框板之外。摇杆一般使用竹制,也有采用牛角或象牙制作的。摇杆的下部穿有一个共鸣筒,筒为一个横截面的小葫芦,呈喇叭形,它既可起到音响共鸣作用,又可作为装饰物,摇杆的下端直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
琴弦使用钢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右端压住琴马、穿过琴面弦孔、缠绕于琴首内的弦轴上,左端通过葫芦口系于摇杆的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