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东布拉的构造和制作材料

74次浏览 · 由 尼禄 于 2022-02-10 整理

阿肯东布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它的型式较为古朴,哈萨克人对乐器的每个部件都有独特的称谓,常以人体器官或常见物品命名。

它由 面板(哈萨克族称脸,下同)、 背板(身)、琴杆(脖子)、琴头(耳朵位)、 弦轴(耳朵)、马子、缚弦(肚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全长90厘米。琴体除面板外,是用一整块红柳木或松木挖削而成。民间选材很有讲究,红柳木要用远离河湖的,松木要用长在山上的,树木选好后需剥掉树皮,使之成为枯立木,三年后再砍伐,这样的木材以后不会朽、不易裂。制作时先用 弯斧将一段原木砍出琴体雏形,再用弯刀将琴背、琴杆、琴头等部位修削平整光洁, 音箱的背板厚0.5厘米。

面板多使用松木制作,以白松或天山云杉为佳。以前哈萨克族不使用手锯和刨子等木工工具,面板也用斧砍刀削而成,面板木材纹理需与琴弦平行,即呈上下垂直状,板厚0.3厘米,为防止琴弦张力使其弯曲变形,多在面板背面横向置一松木音梁(腰带)。将面板用木钉钉在琴腹四周即成共鸣箱。

共鸣箱呈扁瓢形,面宽15厘米,上部渐窄、与琴杆相连,底部为圆底。琴头扁平、无饰,较琴杆稍宽。两个弦轴制、圆柱形,分上下横置或竖置于琴头之上。木制山口(脖子马子)。光滑的琴杆表面即为按弦的指板,其上缠有8道羊肠弦音品( 键盘),可移动品位调节音高。

面板中央支有木制琴马,马子上方的面板上开有数个小音孔。张两条羊肠弦,上端缠于弦轴上,通过山口和马子,下端系于缚弦上。哈萨克人都能自制羊肠弦,先将羊肠浸于 盐水中,后捞出刮净肠内杂物,再将 羊肠捻细、成线、绷紧、晾干即成。20世纪50年代,这种传统的阿肯东布拉经过不断的改进,增大了共鸣箱,面宽18厘米,琴杆上增嵌了标记音位的小圆片(扣子),弦品也由羊肠改为丝弦品,并增至14个,改数个小音孔为一个圆形大音孔,琴身也有平底、圆底和凸底之分,增大了音量、扩大了音域。

涉及乐器

阿肯东布拉(拼音:ā kěn dōng bù lā)是哈萨克族弹拨弦鸣乐器。 哈萨克语“阿肯”是“民间歌手”之意。阿肯东布拉则是民间歌手边弹边唱时常用的东布拉。

猜你喜欢

由 晚荣 于 2022-03-03 整理
冬不拉由面板(脸)、 背板(身)、琴杆(脖子)、琴头(耳朵位)、 弦轴(耳朵)、马子、缚弦(肚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阅读全文 >>
由 黑猫不是喵 于 2022-03-03 整理
演奏冬不拉时坐姿,将琴箱置于右腿上,将琴体斜置于怀中,琴杆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在面板上部弹拨琴弦。
阅读全文 >>
由 孤勇者 于 2022-02-10 整理
东布拉可以独奏,也是阿肯弹唱时的伴奏乐器,这种边弹边唱的演奏形式一直流传至今。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