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113次浏览 · 由 钟离 于 2022-05-09 整理

是苗族传统而古老的簧管吹奏乐器,伴随着苗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金沙县位于毕节市东部,地处乌蒙山与大娄山山脉交汇处,乌江与赤水河之间。在这里,苗族相对聚居的岩孔镇等地,都有技艺精湛的芦笙制作师。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民族音乐学家杨方刚先生在其《芦笙乐潭》中叙道:“芦笙的历史沿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支笙苗(苗语称格仰)的创制;以葫芦为笙斗,有不同音高的六支笙苗的葫芦笙的改制发展;以木制笙斗取代葫芦笙斗的变革。”据了解,文献记载的(木制笙斗)芦笙虽初见于明代,而推动这种(由葫芦向木制笙斗)变革的发生直至成型定制,当在晋至宋代的苗族大迁徙时期。

苗族芦笙

金沙苗族同胞制作和吹奏的芦笙,正是承袭了这种悠远深厚的历史渊源。芦笙于苗族同胞来说是生活与精神的联结,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在放牧的闲暇时刻,在赶集路上……随处都可看到他们吹奏芦笙的身影,而这些芦笙,几乎出自当地制作工匠之手。

初夏时节,循着悠远的芦笙曲,记者在金沙县岩孔镇金白社区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熊天贵。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调音

堂屋里,68岁的熊天贵正在制作芦笙。钻孔、装簧片、调音、组装……手法精准娴熟。

17岁时,熊天贵开始学习制作芦笙,这一做就是50多年。熟能生巧,巧能致精,经过刻苦专研,他成了当地有名的芦笙制作师。从他手中制作出来的芦笙,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素雅光滑,玲珑精巧。

裁笙管

熊天贵认为,芦笙不仅是一件乐器,它奏出的音调是语义性的,即“芦笙是会说话的”,苗族同胞通过芦笙吹奏来言情志事。如今,芦笙已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符号。

“制作一把称心的芦笙非常不易。”熊天贵说,从选竹材、木材,到加工做笙斗、裁笙管(苼苗)、制簧片,再到装苼苗和簧片、调音,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精微的技术要义。

选竹子

“有铜(簧片)才有笙,簧片的质量决定了芦笙的质量。”熊天贵介绍,衡量一个芦笙制作者的技术是否扎实,通过其制作的簧片便可得知。

炼铜

“制作簧片的材料为铜,会炼铜是制作芦笙的第一步,其后才是制作簧片。芦笙的精髓都集中在发声的簧片上,每一步都要十分精细,如簧片厚或薄,所呈音阶就会不同。”这些都是熊天贵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积累的宝贵经验。

锻打制簧片

多年的芦笙制作经验,造就了熊天贵精准的芦笙调音能力。芦笙簧片好不好,音准对不对,高低音是否纯正,熊天贵只需耳朵一听,嘴一吹,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粗略算一下,我制作的芦笙有1万把以上。”做了50多年的芦笙,熊天贵也记不清楚制作的具体数目了,总之,除了毕节、贵阳、遵义、铜仁、都匀等地省内的顾客,还有来自四川、云南、浙江等地的客人慕名而来。

装簧片

2017年,熊天贵紧跟互联网直播风潮,在直播平台开始直播芦笙制作全过程,向广大网友传播苗族芦笙文化和制作技艺。“直播差不多有4年了,现在我算是个有经验的主播了。”熊天贵自豪地说,很多顾客都从直播平台了解到了他的芦笙。

长久以来,在金沙岩孔等苗族聚居地区,芦笙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二十世纪90年代后,当地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继承芦笙制作技艺的人数大幅度下降,加之高龄的制作师逐渐辞世,芦笙制作师越来越少。但仍有一些传承人们,怀着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在孜孜不倦地坚守和传承着。

做笙斗

“芦笙不会失传的,年轻人回来还是要学的。”近年来,随着年纪增长,熊天贵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跟他学习芦笙制作技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我都会教给他们。”熊天贵说。

笙管打孔

金沙县文化馆馆长龙先颐表示,关于芦笙制作传承,需要在保护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学习,加以创新发展。下一步,该馆计划收集整理芦笙制作的相关资料加以研究,编辑成册,争取适时出版,让芦笙制作这一技艺以文字、图片、视频三位一体的方式传播开去,供后辈学徒有实景活态的学习参考。同时,进一步争取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对芦笙制作师跟进随访,鼓励和帮助他们精益求精,并注重授徒传艺,最后做成产业,产生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涉及乐器

芦笙(拼音:lú shēng),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其前身为汉族的竽。

猜你喜欢

由 夏浩东 于 2022-09-05 整理
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让芦笙这一“乡野”乐器走进大雅之堂。
阅读全文 >>
由 Susan 于 2022-06-01 整理
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月27日,通道侗族非遗文化宣传小组携侗家特有的乐器——芦笙,走进了武陵中学,联合校德育处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传表演活动。
阅读全文 >>
由 薄暮 于 2022-05-31 整理
“社区真的为我们苗族文化传承办了件好事,为我们苗族老百姓办了件实事。”
阅读全文 >>
由 赵锦辛 于 2022-05-27 整理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芦笙是苗族传统而古老的簧管吹奏乐器,伴随着苗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
阅读全文 >>
由 黑猫不是喵 于 2022-05-24 整理
从江县往洞镇往洞村校联合关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及本地特色,组织“五老”到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暨“九洞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系列活动。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