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根据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写的同名歌曲改编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哏德全版,一个是李春华版。哏版只演绎了歌曲的主歌部分,歌曲第二段的副歌部分没有涉及,但好处是可以用一支葫芦丝,一种指法从头吹到尾即可完成,因此吹的人比较多,我们听到的大都是哏版的。而李版比较完整的重现了原歌曲的全貌,但必须用两支葫芦丝并用不同的指法来完成,难度有所增加。
这首曲子在葫芦丝独奏曲中属于初级曲目,难度不是很大,没有加入很复杂的演奏技巧,整首乐曲所出现的演奏技巧有滑音、打音、叠音和虚指颤音,这些都是基本演奏技巧,这些基本技巧的具体应用在曲谱上有明确的标注,只要掌握了这几种技巧再加上气息的控制就可以将其演奏的比较动听了,大多数初学者都能比较快的掌握这首曲子的演奏要领。
虽然此曲的演奏技巧不难,但是真要吹好它,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如滑音要柔、过渡要圆滑、不能有明显的断开痕迹;打音要有弹性、跳跃性,不要吹得像倚音一样,这就要求手指既要放松,又要灵活,既不能用拙力,又要使声音有弹力;叠音要干脆,不能拖泥带水;虚指颤音要有飘的感觉,但不要太夸张,要似有非有。这些都需要演奏者不断地细心去琢磨。
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采用转调来解决,这样一支葫芦丝便可演奏全曲,也就是第一部分简音作5来演奏;第二部分简音作1来演奏,这样一来两段的调就不一样,出现了转调,前55等于后1,也就是前半部分的5音和后半部分的1音音高是一样,这样听起来效果不是太好。
二是为了保证调不变,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只有更换葫芦丝,这样一来,回出现前后音色不一样,如小D调和大G调配合或是C调与大F调,bB调与bE配合,都存在音色差别的问题,但这样配合演奏,不需要转调,音乐的整体感和流畅性会比第一种方法效果要理想,在说两支葫芦丝,两种味道,有角色变换之感,有男女对唱之感。
故演奏时我就主张第二种方法。
此曲的演奏技巧很好掌握,常用技巧有滑音、叠音、虚指颤音,大家多听几遍示范曲,便可模仿演奏。
1.把指法弄清楚。每个孔对应的是哪个音。葫芦丝指法比较简单,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搞定。
2.好好地,多听几遍别人演奏的把音准听好,这样你吹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哪个音吹得不准确好改正。
3.按照谱子一点点地练,其实这首曲子很简单。
至于这首曲子,以我个人练习的经验来讲,需要注意和特别练习的有以下几点:
1.滑音。
在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滑音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音与音的过度,做到圆润、优美、流畅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别是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手指由直接抬起变为抹动抬起,由直接关闭变为逐渐 关闭。
比如第一句的16611(6为低音,此句滑音要特别注意),当你吹1的时候下边三个孔是要松开的然而当从1滑向6(低音)的时候下边两个孔上的指头应该像画弧一样慢慢地抹到孔上,尽量做出指头滑向吹孔的感觉。
2.打音。
第一句的16611最后一个1尽量做成打音,用手指同时在下边第二个三个孔上打一下。
3.我个人觉得这首曲子最重要的就是滑音、打音和连吐了。
4.其实说了那么多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听曲子,其实指法演奏技巧什么的说起来很麻烦还不容易理解,而听曲子培养乐感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技巧来演奏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况且吹奏曲子最终是为了获得美感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气质,这样一来培养乐感就更加重要了。
最后给你一个建议:搜哏德全演奏的视频然后看着乐谱跟着一句一句地练。这首曲子很简单,希望你早点成功。以后如果时间不赶那么紧的话可以好好地练习练习指法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