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琴箱、装琴头、打磨、装弦……努尔东·司马义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一把独它尔,造型漂亮,音色优美。
他是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村民,也是维吾尔族民间手工乐器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现在,10名徒弟和他一起学这门老手艺,更多的徒弟已经出师。
新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胡志东说:“通过乐器制作、演奏,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非遗带动了乡村经济,乡村旅游又促进了非遗保护传承。”
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乡乔麦庄孜村村民卡德尔·热合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他先后去了北京、广州、太原等地学习。除了学习培训,他和工作室的50多名绣娘,分批陆续去了厦门、青岛等城市参加展会,“见到了大海,见到了外边的世界,大家的观念慢慢变了,以前觉得刺绣是妇女绣了自家用,后来知道了可以卖钱,现在知道了是非遗,艺术品。”
非遗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改善了乡村风貌,建设了乡风文明,提高了群众的收入,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加依村是有名的乐器村。努尔东说:“现在能挣上钱,年轻人嘛愿意学。”一把乐器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村里347户居民,有50%以上从事乐器制作,乐器制作已经形成了产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说:“村民们参与到非遗项目中,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群众收入。”
伊宁市非遗扶贫工坊小楼,迎来各地游客。一楼是展示销售大厅,哈玛古丽·吐尔汗等5位绣娘现场刺绣;二楼是培训和刺绣工作室。
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有着广泛吸纳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培养优秀带头人、提升产品竞争力等作用和特点。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多部门一起,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开展刺绣生产性保护实验,以艾德莱斯绸织染、桑皮纸制作等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通过建立非遗工坊、开展传承人研培等措施,助力传承人群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滋养。
43岁的哈玛古丽·吐尔汗从小就和奶奶学刺绣,加入工坊后,在培训班里更多是学习如何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绣品中。“以前绣的是褥子、挂毯、抱枕这老三样,现在的绣品年轻人也喜欢。”哈玛古丽说。
伊宁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民族传统刺绣,带动周边近50位绣娘就业增收。可以像哈玛古丽这样在工坊集中刺绣,也可以将刺绣作品带回家,在照顾老人、孩子之余抽空完成。两种灵活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疏附县民族乐器制作传承保护基地是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依托非遗项目,这里带动附近35位村民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在2500元至3700元。
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打造“非遗巴扎”团队,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当代艺术之间的多元融合,还邀请国内一流的产品设计师、文化学者一起,为全疆近1000名非遗传承人培训授课,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保护传承水平,助力非遗创意开发。
伊宁市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陈萍告诉记者,计划整合非遗项目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一日游产品。去年,她们首次尝试设计非遗软装产品,今年准备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用刺绣手法还原博物馆内人物服饰、文化墙、讲解牌、毛毡壁画。
在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上,新和县有自己的打算。今年当地将进一步规范乐器制作,让每户的制作优势集中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手工乐器制作品牌特色,新建的乐器交易中心,预计5月投入使用。村里还将成立第二期乐器合作社,包括乐器制作、销售、展览、演出等项目。胡志东说:“今后将继续推进加依村乐器产业持续发展,促进就业增收,把乐器打造成地标产业。”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敏说:“大多数地方均可以依托非遗项目打造一乡一文化品牌,甚至一村一品的文化振兴建设项目,同时加强地方乡村非遗的对外传播力。”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让非遗‘老手艺’焕发‘新活力’。”自治区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中来,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于民,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