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些弹拨乐器在弹奏时需要指甲或者戴甲片,所以不少古琴初学者在留甲方面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疑问,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问答。
#古琴#要“蓄甲”,准确来说是右手需要。
古琴弹奏时,左手主要为按弦,无须留长,尤其左大指即使留得1毫米,也会碰擦前方不演奏的弦而发出杂声,无名指指甲过长则容易按弦不实,影响音准;而右手负责弹拨琴弦,在古法中一些指法(如:托、抹、打等指法)都要求“半肉半甲”,甲音谓之阳,肉音谓之阴,讲究阳阴相和。没有指甲弹出的声音则混沌、发闷,指甲太长弹出的声音会太干、太燥,如此一来就需要“适当”留些指甲。
古琴演奏者的右手大、食、中、名四指有条件的可留出长出指头肉头2-3MM的指甲,留甲时要竖向前后圆、横向左右圆,沿口呈圆形。大指甲沿口的突峰须修剪在靠左一侧,在“托”时手腕就可避免抬得太高。左右手的两个禁指(小手指)不作要求。
(注:指甲的长度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上图指尖肉头较厚者指甲适当留长,反之留短。)
(1)清代咸丰五年祝凤喈撰辑的《与古斋琴谱》中有“坚甲法”:以生姜白芨等分,切片,水熬浓,蘸指甲上,久渐坚硬有力。就是白芨以水浸没,待水变为粘稠状,切等量生姜片,加水熬煮两次,熬成浓汁。每日早晚将手指浸入药汁液中1分钟,自然干即可。
(2)现代的指甲护理法:可以尝试使用让指甲变硬的“强甲油”,如果游离线过低、指甲过于薄且分层,则可尝试“修复型美甲”边养甲边弹琴。
当然不是,只是练琴的过程会比别人更辛苦一些,但如果只作为业余爱好或者养生之趣,不追求古美音韵,便可不以此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