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古琴讲究的都是“气韵生动、神韵俱出”,而气韵神韵具体落实到指法上该如何表现呢?主要由左手的上下进退、绰注吟猱等等决定。
能否将一首琴曲弹奏得气韵生动,一半取决于吟猱,而吟猱的绝妙之处在于圆满,多之一分则过,少之一分则不及,关键是要把握吟猱的“度”。
吟猱指法在唐以前就已广泛引用,在《碣石调·幽兰》和《乌丝栏指法》卷子中均有所见。古人对于吟猱的重视,我们远远想象不到,将吟猱细分为“承声吟、见声吟、声前猱、声后猱、上猱、下猱、夹徽猱”等方法,而关于吟猱的种类和数量,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答案……
今天我们在弹奏古琴的时候,许多人习惯将这些细节化繁为简,不管是吟是猱,一律左右滑动两下,即使完成了,也失去了古琴最大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份琴谱,你照着谱子弹出来就平淡无奇,名师名家弹出来,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犹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气息连贯音韵流转,一首弹完,让人心神俱醉。
如果把琴曲比喻成一位美人,那么右手击弦是她的骨相皮肤“形”之美,而左手运弦则是她的风韵气质“神”之美,只有左右手融合无间,相辅相成,这位“美人”才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美得让人久久难忘。
由此可见,古琴的吟猱是多么重要。“琴外功夫”非一日之功,需要全方位的补课,倾毕生之力不断学习领悟,愿共勉。如果你对古琴指法仍然一知半解,欢迎来云和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