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族唢呐,在洱海源的白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在洱海源的一个白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妈妈,她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会说话,正常人。而老三是一个天生的哑巴。然而,哑巴却是十分的聪明能干且又勤劳善良,对妈妈是十分的体贴和孝顺。一家人过得十分的和美。可在哑巴十六岁那年,老妈妈突然得病死了。三兄弟十分悲痛,老大老二在灵枢前放声痛哭,诉说着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哑巴虽然伤心,却只能淌眼泪,对母亲的哀思不能表达出来。
安葬母亲后,三兄弟分了家,哑巴要了母亲的坟地,并在上面盖了茅草房,时常坐在母亲坟上痛哭。有一天他下山买东西,见沟边有一个妇女在浣洗麻皮,把白白的麻杆放在一边,他看着麻杆,突然灵思一动,便要了一根回家。到家后,他把麻杆掏空并在上面烙了几个均匀的洞,在上端插上平时里爱吹的芦苇哨,来到母亲坟前像别人吹箫一样吹了起来。想起母亲生前养育之恩,如今阴阳两隔,心中万分悲痛,不知不觉间吹出了一个调子。这个调子一会儿像痛哭,一会儿像人在抽泣,哀思绵绵,催人泪下。过路的人都被调子感动得泣不成声,树上的鸟儿都低头杳然无声,人们便把这个调子口叫“哑子哭娘”。
有一天,观音老母听到了这个悲哀的调子,按落云头,来到哑巴身边,用手轻轻一指,哑巴便沉沉的睡去。观音老母变成哑巴母亲的模样,托梦给哑巴,领着他来到一山泉处,指着山泉,并指着山岩上的一棵草比划着:用此水泡草,吃三次,你即可以开口说话。说完要走,哑巴使劲地拉着母亲,被母亲用力一推倒在地上,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个梦。哑巴依照梦里的情景,找到了那个山泉,并到岩上采来了那棵草,用泉水泡吃了三次,出了一身汗,果然就能开口说话了。
由于能说会听,他把那个调子吹得更是动人,一曲"哑子哭娘”把世人心头的悲痛全都吹了出来。后来,每逢有人家办丧事,都来请哑巴去吹哑子哭娘”,包吃并还有一点工钱,哑巴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后来,请他的人多了,麻杆容易坏,他便到罗坪山上砍了一坚硬细腻的黄杨木,做了一棍木管,又请铜匠打了一个空心的铜钵,把它安在木管的下方,把原来的芦苇哨插在上方,就成了如今的唢呐。这样的唢呐比以前的麻杆音调更好更动听了。
后来,哑巴和另一个村的一位聪明善良的姑娘成了亲,成亲那天,他的心情十分的激动,又吹出了一曲欢乐的调子,大家一听就非常的兴奋,觉得调子为喜庆增添了不少的气氛。于是,每逢人家有喜事,也来请他去吹唢呐。由于请的人很多,他一人忙不过来,他就把附近的白族青年都召集起来,教他们。因为吹唢呐不仅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当时还可赚钱糊口。于是,在洱海源的农村青年中,学吹唢呐的人相当多,唢呐艺术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发展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