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192次浏览 · 由 棠舟 于 2022-06-01 整理

音乐疗养,古有记载。不少文献称音乐能养生治病、益智延寿。《汉书.礼乐志》载,汉元帝为太子时曾患健忘症,皇帝命人于太子殿奏乐曲《洞策颂》,并配合读颂典籍而使太子恢复记忆。

古琴音乐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可调节大脑皮层,使体内的激素增多。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中,人的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顺畅“运动”。脏腑等生理机能得到调节,阴阳趋向平衡,进而缓解疾患,祛病延寿。

音乐,有歌唱,称声乐;有乐器演奏,称器乐。古人音乐养生中,特别注重以乐器演奏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首推古琴

古琴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其外观古朴,音色幽雅苍劲。抚琴者多逍遥自在,令人羡慕,而琴声洒脱悠扬,确实让人愉悦,所以,古琴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青睐。

古琴音乐沉静、精致,好听不闹,除了能陶冶人的情操、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之外,经常抚琴还能祛除病痛。据史料记载,舜帝善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寿享110岁;唐代琴家赵耶利享年76岁;明代虞山派琴家严天池享年78岁,长寿者不胜枚举。

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强调调节人体平衡,阴阳平衡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而古琴的弹奏要求完全符合平衡原则。弹奏古琴,双手手指直接抚琴,手指要有力度,接触琴弦的范围广,左右手交替做轻、重、缓、急的动作,达到人体力量的最佳平衡点。

古人常说“十指连心”.此话一点不假,手指与人体心脏、大脑神经密切相关,经常运动手指,尤其是弹奏古琴(其接触琴弦最广,力量均衡),能够很好地促进手指末梢神经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脏血液的回流及供血的压力,同时由于呼吸及音乐节奏的和谐把握,可增强心脏功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有氧运动。

古琴乐曲无论在题解、后记、演奏和欣赏中,均体现一种沉静、思考的音乐语言,让人消除浮躁。

著名的《醉渔唱晚》便是“静其神,始得”。古琴音乐的意境是将人生哲理和极为抽象、不可言传的东西深刻地落实在一个“境”、一个“道”中,这种形式在生理及心理上产生了复杂的变化过程。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弹奏古琴的坐姿大多数是端坐凝神、虚灵顶劲,上身脊柱挺直、立身中正,下肢平肩坐姿、足底平行着地,两膝相合、松胯收腹、松肩重肘、顺腕、微含胸拔背等—奏古琴的坐姿相近于武术中的太极拳、站桩。如徐永《意、气、力在古琴演奏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到“知三节、明三窍、晓三合”的练法。知三节,即肩到肘关节、肘到腕关节、腕到指关节的协调配合。这种弹琴的姿态和形体要求,使操琴者达到静与松的境界。

古琴乐曲是根据阴阳五行创作出来的,古琴音波能促进大脑的“静态思维”,训练大脑,从而产生调整人体各系统的作用,这大概也是抚琴者长寿的原理。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未知领地 于 2024-03-17 整理
在挑选一把古琴时,音色品质往往是评判其好坏的首要标准,因为音色不仅关乎古琴的艺术表现力,更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追求。以下是选择古琴时应考量的几个基本音色要素。
阅读全文 >>
由 卷鹅 于 2024-03-14 整理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对于拥有古琴的琴友而言,如何在高温湿润的季节里做好古琴的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古琴作为中国传统的木质弦鸣乐器,其材质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夏季正确保养古琴不仅能延长乐器寿命,更能保持其音色纯正不衰。
阅读全文 >>
由 雨童 于 2024-03-14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古老而富有文化底蕴的乐器,其演奏技法讲究身心合一,韵律与情感交融。古琴学习过程中,流传着一套凝结无数琴家智慧的练琴十六字诀窍,它们分别是:“轻、松、慢、匀、恬、淡、雅、丽、亮、采、静、远、古、拙、中、和”。
阅读全文 >>
由 迦夜 于 2024-03-13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韵之美,不仅仅在于音色的悦耳,更在于能否弹出那种穿越千年的“古味”。
阅读全文 >>
由 梦昱 于 2024-03-13 整理
在追求古琴技艺的道路上,许多琴友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刻苦练习,但进步的步伐却似乎没有预期中的明显。这一现象不仅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也引发了对古琴技艺提升方法的深度思考。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