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式筝的构造

465次浏览 · 由 橘子猫 于 2022-03-10 整理

蝶式筝自诞生起便处于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其形制、构造也随之发生了许多细微的变化,笔者在下文中主要介绍的是于2007年试制成功的折叠式蝶式筝。此款蝶式筝是在常用蝶式筝的基础上进行折叠设计的,因而其既有常用蝶式筝的形制,又有最新的设计理念。

蝶式筝的构造

蝶式筝全长约208厘米(非折叠状态),面板中间装置一个中岳山,中岳山左侧为左筝,右侧为右筝,左右两侧筝各约104厘米;左筝在琴码右侧弹奏发声,右筝在琴码左侧弹奏发声,因此左右两侧筝相当于琴头相对的两台筝;两侧筝尾皆为“S”型,整体形似蝴蝶。

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期间,曾听导师何宝泉教授叙述过蝶式筝形制概念形成的过程。据何老师说,他在学生时期的乐队排练中,经常碰到需要临时转调的情况,这对古筝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此,他想了一个办法,将两台不同调性的筝,按琴头前后交错叠置的方法摆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快速地进行转调演奏了。而这样的摆放形式就是蝶式筝琴头相对形式的灵感来源。

蝶式筝共有49根琴弦(左筝25弦,右筝24弦),均为外缠尼龙丝的金属弦;其中41根琴弦(左筝21弦、右筝20弦)在中岳山上交叉上弦;另有八个“半音岳山柱”,左右两侧筝的面板上各装有四个,每个八度音域内两侧筝各一个,每个上面装一根琴弦

所有弦以五声音阶对称交错补加音位的结构,构成十二半音的音位排列,音域为D—d3,共四个八度。

各弦下均设琴码(仍可移动),最高码约57厘米,最低码约46厘米。由于“半音岳山柱”与其相邻弦的距离过近,按滑其相邻弦时容易刮蹭到“半音岳山柱”所对应的琴码,因此其琴码也经过了改良,形状样式异于普通琴码。

2007年,何宝泉教授为了改进蝶式筝长度过长、携带不便的缺点,研制出了折叠式蝶式筝,由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胜民先生试制成功。折叠式蝶式筝的设计原理为利用交叉式中岳山实现双筝的折叠,即以弦数为依据,将中岳山中间张弦部分的长度做了41等分,上左筝21弦的中岳山连接着左筝面板,上右筝20弦的中岳山连接着右筝面板;当琴展开时,两侧的中岳山交叉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岳山,而当需要折叠时,则以中岳山为分割点,原来交叉在一起的中岳山向左右两边分开。

中岳山顶端设有穿弦孔,上弦时须将两侧中岳山分开;“半音岳山柱”上的琴弦穿弦孔则位于面板上,并紧挨着“半音岳山柱”。

两侧筝共鸣箱相通但不相连(非折叠式蝶式筝的两侧筝共鸣箱相通且相连),箱内皆有固定音梁及可调音柱。

涉及乐器

蝶式筝(拼音:dié shì zhēng)1980年11月,何宝泉设计的蝶式筝,通过中国文化部科学技术局“技术鉴定”,并获得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蝶式筝的成就,在于它的布弦突破了五声音阶,达到七声音阶,易转调,能演奏十二平均律,大大扩充演奏范围,并能融入乐队发挥协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