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勾、挑练习中领会呼吸之法

74次浏览 · 由 赵锦辛 于 2022-05-25 整理

明代琴家徐上瀛曾说:“弹琴功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古琴可以帮我们调整自己的呼吸状态。

一个呼吸急促,躁急的人是不太可能完美的展现出古琴中的和雅清音,反过来讲,如果我们通过练琴把古琴曲表现得很好了,那么调息的工夫也就差不多了。

其实,不光是弹琴。一个能听懂琴曲的人,也必然能把自己融入天地谐和,舒缓的生命节奏中。

古琴修习的目的是通过古琴首先学会心静。也就是说当你在修习古琴刚接触勾、挑练习时就应该学会让自己慢慢通过古琴静下来。

所以刚开始修习古琴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两个字就是:呼吸。

一棵树具有的功能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也就是植物也在呼吸,动物更不用说了,生命之道在一呼一吸之间。 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修习古琴的气最通俗简单的气就在呼和吸之间,无论是散音的修习还是古琴乐曲的演奏都要和呼吸结合起来。 刚开始修习古琴可以有以下几种比较简易的方式:

第一是道家的修炼方式:

把宫商角徵羽每个音弹长,然后自然而然的声音消失,按照古琴减字谱每个音弹下去即可。

从勾、挑练习中领会呼吸之法

这种训练方式持续时间越长越好。有时候我们工作忙碌的可能连一年感受自己呼吸时间都没有,而这时候除了古琴的声音外,就是自己呼吸的声音。 一位中医的前辈说:“生命就像燃烧的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快。” 所以,一个善于养生的人必然懂得细水流长的道理。因此,现代人要以慢养生,呼吸要慢,心跳要慢,在从容和缓中静静品味生命。但是,现实的生活往往是快节奏,高压力的,它让人疲于奔命,早已无暇顾及自己身体的状况。所以,我想我们应该选取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生命节奏慢下来。

通过这种修习方式在意、境、即神与物游,神与象通,心境交融中达到心与物、主与客的统一,超越物质曾鸣,在呼吸之间人想象力自由驰聘的精神境界。

从勾、挑练习中领会呼吸之法

第二种是佛家止息法门的修习古琴方式,在佛教里面就叫“安般法门”。如呼长吸短,意念管呼不管吸;或者反过来,吸长呼短,意念管吸不管呼。这两种方法。也就是在勾、挑宫商角徵羽时每个音长时间是不一样的。

其实在道家里也有类似呼吸方法,吸长呼短,古人修道叫做“升阳法 ”;呼长吸短,古人修道叫做“降阴法”,都很关键。庄子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佛家止息法门的修习古琴方式,在佛教里面就叫“安般法门”,道家叫吐纳,当然这两种修习方式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坐姿上。

呼吸之法除了这两种修习古琴方式外还有一呼几吸,几呼一吸,顺呼吸,逆呼吸,风呼吸,声呼吸,意呼吸;呼吸又称之为“息”,有闭息,胎息,龟息等等。

在形式上,还讲究喉呼吸,肩呼吸,肺呼吸,腹呼吸,穴位呼吸,毛孔呼吸,阴阳呼吸,气息粗细长短,超乎寻常。 呼吸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命特征,但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呼吸。 现代医学的标准,绝大多数人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6-20次,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古人的呼吸,换算过来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不过十次。 这个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现代研究表明,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呼吸越慢,寿命越长,这个结论让很多人吃惊。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未知领地 于 2024-03-17 整理
在挑选一把古琴时,音色品质往往是评判其好坏的首要标准,因为音色不仅关乎古琴的艺术表现力,更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追求。以下是选择古琴时应考量的几个基本音色要素。
阅读全文 >>
由 卷鹅 于 2024-03-14 整理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对于拥有古琴的琴友而言,如何在高温湿润的季节里做好古琴的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古琴作为中国传统的木质弦鸣乐器,其材质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夏季正确保养古琴不仅能延长乐器寿命,更能保持其音色纯正不衰。
阅读全文 >>
由 雨童 于 2024-03-14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古老而富有文化底蕴的乐器,其演奏技法讲究身心合一,韵律与情感交融。古琴学习过程中,流传着一套凝结无数琴家智慧的练琴十六字诀窍,它们分别是:“轻、松、慢、匀、恬、淡、雅、丽、亮、采、静、远、古、拙、中、和”。
阅读全文 >>
由 迦夜 于 2024-03-13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韵之美,不仅仅在于音色的悦耳,更在于能否弹出那种穿越千年的“古味”。
阅读全文 >>
由 梦昱 于 2024-03-13 整理
在追求古琴技艺的道路上,许多琴友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刻苦练习,但进步的步伐却似乎没有预期中的明显。这一现象不仅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也引发了对古琴技艺提升方法的深度思考。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