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 民乐版《summer》
178次浏览 · 由 薄暮 于 2022-03-01 整理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由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清新温情的杰作。主题音乐summer穿插于整个故事中为让人感受到温情的各段情节中,让观众随着音乐感受故事中的惬意,也随着音乐感受剧情发展微微的起伏;音乐同时也将天真无邪的正男和地痞向的小市民菊次郎的性格及两人旅途中产生的友情、亲情、温情诠释了出来。悠扬而弥久。

相关艺术家

二十四伎乐,bilibili 知名音乐UP主。现有粉丝15.7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绎流行乐曲。 2021年9月21日,参加B站中秋特别节目 《花好月圆会》;12月31日,参加”2021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
阅读全文 >>

涉及乐器

碰铃(拼音:Pèng líng)古代称铃钹。是满、蒙古、藏、纳西、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藏语称丁夏。因流传地区的不同,在民间又有撞铃、双磬、声声、水水等名称,陕西则称甩子,也有简称为铃的。它的形状如铃,铜制,一付两个,用绳穿连,互相撞而发音,无固定音高。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为节奏乐器。
笛子(拼音:dí zi),别称横笛,一般作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筝(拼音:Gǔ Zhēng)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扬琴(拼音:YangQin) 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涉及资讯

由 象牙山首富 于 2025-02-14 整理
《苗岭春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二胡名曲,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中国西南部苗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二胡这件传统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通过音符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阅读全文 >>
由 夜夜 于 2025-01-02 整理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乐手们的喜爱。然而,由于其结构材质主要为木材和蟒皮等天然材料,因此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温度骤降、空气干燥的冬季。
阅读全文 >>
由 汤圆 于 2024-12-06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中,《烛影摇红》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首曲子原是宋代词牌名,后来被改编成多种乐器演奏版本,其中尤以二胡演奏最为人所熟知。
阅读全文 >>
由 一杯清酒 于 2024-12-03 整理
《三门峡畅想曲》是由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这首作品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二胡演奏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黄河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三门峡为背景,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阅读全文 >>
由 晚荣 于 2024-11-05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中,二胡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其中,《豫北叙事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众多二胡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阅读全文 >>

相似作品集

关谷奇迹 - 97次浏览
赵锦辛 - 64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