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民间乐曲《阿哥阿妹来跳脚 给撒拉》

29次浏览 · 由 南丘 于 2024-10-14 整理
00:00

傈僳族民间乐曲《阿哥阿妹来跳脚 给撒拉》来自专辑《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云南 傈僳族民间歌曲乐曲集》

阿哥阿妹来跳脚 给撒拉 Come and Dance, Brothers and Sisters . “Gei Sa La”

民间乐曲 民族:傈僳族 地区:云南

响蔑(口弦):张顺英

阿哥阿妹来相会,大家一起来跳脚,

跳到太阳出,跳到月亮落。

哥吹芦妹弹弦,傈僳山寨欢乐多,

山水相连心相印,两人同奏幸福歌。

一块长约三寸、宽约五寸的细小竹片,其中刻出浅槽,槽底拉出簧牙,一端在唇边轻吹,一端用手指细拨,乐音娓娓,如诉,这是傈僳族的一大传统乐器,响蔑,又名口弦。响蔑善于模仿语言,传说里,在噤口难言的土司高压统治下,灵慧的傈僳人创造出这乐器来相互传递心声,“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在傈僳人眼中,藉由这些音乐传情表意,或许有时比说话本身,更贴合心曲。而响蔑恰恰更多的是由女性吹奏——它形制的精巧也让它就像姑娘随身佩戴的饰品,因而,在傈僳人的歌调中,总有一对吹竹笙的阿哥和弹口弦的阿妹,在音乐的和鸣中,或倾诉着思慕,或跳脚欢会,山水环绕着他们,如默然而又安稳的见证与守护。

如这首“给撒拉”,给撒拉在傈僳语中是欢乐的意思,这是傈僳青年男女约会时弹奏的情歌调,响蔑声声,象是两人轻快谐拍的舞步与如水流转的眼波,也是姑娘心间跃动的欢悦情意,柔和但清晰而又亲近。

相关艺术家

瑞鸣音乐从2003年创立之初就坚守创造与匠心之作,将 “用心做音乐”视为瑞鸣音乐品牌理念,力求带给听众更有品质、品位的文化审美与艺术价值追求。
阅读全文 >>

涉及乐器

竹簧(拼音:zhú huáng)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蔑、口簧、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涉及资讯

由 夜夜 于 2022-04-11 整理
羌族“口弦”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歇气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
阅读全文 >>
由 棠舟 于 2022-03-17 整理
如今,居住在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的傈僳族群众从服饰到各种习俗均保持着本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萨片麻姑作为傈僳族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乐器,空灵美妙的萨片麻姑弦音从古飘扬至今。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2-03-09 整理
记者在参加银川市文联于灵武市郝家桥镇举办的一次文化下乡活动时,“偶遇”在活动现场表演的马氏口弦传承人马义珍,精湛的演绎,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阅读全文 >>
由 弥光 于 2022-02-09 整理
在少数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同竹簧联系在一起,曾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我心上的人哟,我们生在一个地方,住在一个地方,但相见是这么的难哟!……”
阅读全文 >>
由 未知领地 于 2022-02-09 整理
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簧尾,多片簧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竹簧头部,引起簧舌振动,便会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阅读全文 >>

相似作品集

愛 - 38次浏览
阿蘅 - 47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