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杨曾烈演奏《三思吉》
122次浏览 · 由 ky 于 2022-03-07 整理

波伯, 纳西族双簧 气鸣乐器。纳西语又称哺布,还有芦管、 篥之称。流行于云南省丽江市及其邻近地区。

杨曾烈老师是波伯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选取一段资料供大家参考“20世纪60年代以来,波伯得到不断改革。云南省丽江地区歌舞团杨曾烈,著名纳西族民间老艺人、《白沙细乐》主要传谱者和锡典为师,学习和掌握了波伯的制作技术、演奏技巧 和演奏风格,他同李新民合作,首先将波伯的按音孔改为八孔(前七后一),使音域扩展为e 1—g2,达到十度。1980年,杨曾烈用八孔波伯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演奏了《 白沙细乐》和彝族民间器乐曲《探亲路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1981年,杨曾烈又在八孔 波伯的基础上,在管身正面增开了一个音孔,制成九孔(前八后一)波伯,使音域扩展为十一度,通过唇齿控制簧片和气息,可奏出F调a—e2十二度音域,并且制成bB、C、D、bA 等调的不同波伯,在演奏上又运用了单吐和颤音等技巧,显著地丰富了波伯的表现力,可用 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同年,曾用于丽江地区歌舞团创编的纳西族歌剧《玉龙第三国》音乐 中,突出了纳西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创作的独奏曲有《山寨夜曲》等。”

涉及乐器

波伯(拼音:bō bó)波伯,纳西族双簧气鸣乐器。纳西语又称哺布,还有芦管、筚篥之称。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邻近地区。

涉及资讯

由 雨童 于 2022-02-22 整理
波伯即古代筚篥。相传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时,波伯是由随军的蒙古族乐队带到丽江一带的,并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阅读全文 >>
由 钟离 于 2022-02-22 整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波伯得到不断改革。
阅读全文 >>
由 线性代数 于 2022-02-22 整理
演奏波伯时,管身竖置,双手持握波伯,左手在上,食指、中指按第七、第六孔,右手在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第五、第四、第三孔,第一孔为气孔,第二孔发筒音。口含管首簧哨,用平缓气流吹奏。
阅读全文 >>
由 日记里的汤姆 于 2022-02-22 整理
波伯由管身和簧哨两部分组成,全长20厘米~24厘米。管身竹制,多采用当地 生长的青竹制作。
阅读全文 >>